站内信(0) 购物车(0) 充值| 客服 专业检索

第二届环境生物技术大会

2012-08-01 14:13:45

    为促进环境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西省分会主办,百奥泰国际会议(大连)有限公司承办的“第二届环境生物技术大会”,将于2012年9月24-26日中国(太原)煤炭交易中心举行。大会主题为“健康、安全、环境友好”。

   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,环境生物技术在国际上已进入蓬勃发展的轨道。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,尤其是基因工程、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,大大强化了环境生物处理过程,使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、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,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。 

会议同期将举办首届智能电网大会、首届清洁煤技术大会、首届国际智能文明大会、第二届国际非常规油气资源大会等五会联动,报名此会、均可参加。

    我们真诚地邀请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、企业负责人和商务代表参加本次会议,展示您的最新科研成果、产品和技术,扩大中国乃至全球的市场。同时,在这里获取最前沿的科技资讯,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,结识最专业的客户群体,共同推动全球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制与开发,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。

期待着2012年9月在锦绣太原与您相见!

    详情请登录大会网站 http://www.bitconferences.com/wceb2012/cn/

 

诺奖大师--四十年的历史,四十年的跨越,四代名家,踞天下之肩背,共绘锦绣太原城。

 

卡洛·鲁比亚(Carlo Rubbia)--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,世界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和发明家,因在发现弱作用传播子W±和Z°的大规模实验方案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,共同获得198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
 

 

罗伯特·蒙代尔(Robert A. Mundell)--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“最优货币区理论”的奠基人,被誉为“欧元之父”。

 

 

布莱恩·约瑟夫森(Brian D. Josephson)--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,因提出“在两超导体之间的绝缘体中可以出现隧穿电流”也即“约瑟夫森效应”,“又称作超导隧道效应”而获得197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。并且是当时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。 

 

 

芬恩·基德兰德(Finn E.Kydland)--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,挪威经济学家,因在“经济政策的相容性和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”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,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。

 

著名演讲人

Dr. J. Blackwell
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教授

Dr. Sam Shelby
美国国际环境公司首席经理

Dr. Patrick Drogui
加拿大科学研究所教授

Dr. Czeława Rosik-Dulewska
波兰科学院主任

Dr. Ulrich Stottmeister
德国亥姆霍茲环境研究中心教授

Dr. Milton Catelin,
首席执行官,
世界煤炭协会, 英国

Dr. Thomas Hamade,
首席执行官,
美国量子电子学公司

Dr. Hong. J. Di
教授,
土壤和环境研究中心, 新西兰林肯大学

Dr. Rolando Sanz-Guerrero,
董事长,
美国Inti能源

Dr. Crystal A Johnson,
环境战略师,
美国综合可持续发展环保方案

 

 

会议将围绕以下议题进行深入探讨:


方向一:环境生物科学

议题 1-1: 环境污染,法律和公共健康
议题 1-2: 生物分子生态学在环境控制方面的应用
议题 1-3: 环境基因组学,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
议题 1-4: 毒理学与生物评估
议题 1-5: 环境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
议题 1-6: 植物,农作物,动物,水生生物技术和环境管理
议题 1-7: 环境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
议题 1-8: 宏基因组学和土壤微生物
议题 1-9: 海洋生物技术,地球微生物和环境保护
议题 1-10: 植物技术在环境管理的应用
议题 1-11: 环境多样性保护,定位和管理

方向二:环境生物的领先技术

议题 2-1: 生物信息学,生物芯片,微阵列,基因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
议题 2-2: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
议题 2-3: 环境生物标记
议题 2-4: 生物传感器和环境生物技术
议题 2-5: 生物膜反应器和膜技术
议题 2-6: 纳米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
议题 2-7: 地理信息系统,统计,测量和遥感
议题 2-8: 生物脱氮除磷法
议题 2-9: 环境同位素在生物修复和生物降解的应用
议题 2-10: 生物技术在碳捕集与封存的应用
议题 2-11: 微生物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,生物反应器及悬浮,附着生长生物技术

方向三:工业废物相关环境生物技术

议题 3-1: 环境生物技术和生物修复法规的展望
议题 3-2: 环境生物技术的生物反应器
议题 3-3: 工业废水系统
议题 3-4: 医药废物
议题 3-5: 化工废物
议题 3-6: 纺织业和皮革业废物
议题 3-7: 农药工业废物
议题 3-8: 淀粉厂废物
议题 3-9: 水产养殖废物
议题 3-10: 化学工业废物的生物降解
议题 3-11: 电子废物
议题 3-12: 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去除
议题 3-13: 核废弃物和其它放射性废弃物

方向四:生物技术在城市和农村废物管理中的应用

议题 4-1: 城市污水的生物修复
议题 4-2: 生物技术在异味污染, 建筑化学品污染与大气污染控制及空气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
议题 4-3: 城市污泥池,土壤毒素和园林植物堆肥的生物修复
议题 4-4: 土壤中重金属和类金属的生物物理-化学修复过程
议题 4-5: 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生物修复
议题 4-6: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
议题 4-7: 合成高分子的生物降解
议题 4-8: 空气污染检测,沉积物和建模
议题 4-9: 室内排放管理 
议题 4-10: 湿地和生物修复

方向五: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工艺

议题 5-1: 洁净水技术:膜,纯化和脱盐
议题 5-2: 生物修复、植物修复、生物利用度,生物累积性,活性污泥建模及过程
议题 5-3: 生物矿化,生物冶金和生物采矿
议题 5-4: 藻类与废水
议题 5-5: 地下处理法进行生物修复或生物降解
议题 5-6: 曝气生物处理
议题 5-7: 纯氧活性污泥法
议题 5-8: 生物滤池,生物转盘与氧化沟
议题 5-9: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
议题 5-10: 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工艺
议题 5-11: 厌氧消化和需氧消化
议题 5-12: 生物固化
议题 5-13: 堆肥工艺
议题 5-14: 恶臭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工艺
议题 5-15: 绿肥

方向六:毒性监测

议题 6-1: 生物指示剂及生物采收的监测追踪
议题 6-2: 生物标记对于环境中的毒素监控
议题 6-3: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及水生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的应用
议题 6-4: 光谱毒性监测
议题 6-5: 水污染监测
议题 6-6: ELISA法环境监测,电子显微镜测定法和基因差异化技术

方向七: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产品和生物方法的个案研究

议题 7-1: 微生物菌剂
议题 7-2: 酶及与微生物偶联菌剂
议题 7-3: 生物表面活性剂
议题 7-4: 养分和微量元素
议题 7-6: 极端环境微生物
议题 7-7: 生物肥料
议题 7-7: 生物性农药和生物药剂
议题 7-9: 生物甲烷化
议题 7-10: 多功能生物大分子

方向八:废物中回收能源

议题 8-1: 生物废物做为生物燃料原料的挑战与机遇
议题 8-2: 废物变能源的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
议题 8-3: 城市生活垃圾生物甲烷化
议题 8-4: 食品废弃物和植物油废物作为生物能源
议题 8-5: 来自畜禽废弃物,水生植物和有机肥的生物能源
议题 8-6: 农业废物作为生物燃料   
议题 8-7: 农林副产品和木材废弃物作为生物燃料
议题 8-8: 生物废物发电
议题 8-9: 废物转化为生物能源的综合生物加工

方向九:环境生物技术的商机

议题 9-1: 生物技术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需求
议题 9-2: 水污染,生物净化和水质控制
议题 9-3: 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及其商业发展
议题 9-4: 毒性检测市场展望
议题 9-5: 技术许可,伙伴关系及投资
议题 9-6: 新的产品发展及其产业化
议题 9-7: 环境教育和立法

 

方向十:专题讨论会—环境生物技术在石油的应用(HSE)

议题 10-1: 油气田领域的HSE和生物技术
议题 10-2: 石油类污染物的表征
议题 10-3: 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/转移
议题 10-4: 染物的分离,选育和基因工程,微生物降解
议题 10-5: 微生物学和微生物降解烃
议题 10-6: 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制品
议题 10-7: 生物消减法去除石油中的重金属
议题 10-8: 储藏源控制的生物技术
议题 10-9: 微生物诱导腐蚀的生物技术
议题 10-10: 海上溢油的生物修复
议题 10-11: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 
议题 10-12: 石油污泥池的生物修复
议题 10-13: 石油污水的生物修复
议题 10-14: 隔油池和化粪池清洁产品
议题 10-15: 石油微生物的脱硫脱氮技术
议题 10-16: 炼油废物的生物修复
议题 10-17: 蒸馏废水废物的净化

 

本会其他信息